送率府程录还乡

送率府程录还乡朗读
鄙夫行衰谢,抱病昏妄集。
常时往还人,记一不识十。
程侯晚相遇,与语才杰立。
熏然耳目开,颇觉聪明入。
千载得鲍叔,末契有所及。
意钟老柏青,义动修蛇蛰。
若人可数见,慰我垂白泣。
告别无淹晷,百忧复相袭。
内愧突不黔,庶羞以赒给。
素丝挈长鱼,碧酒随玉粒。
途穷见交态,世梗悲路涩。
东风吹春冰,泱莽后土湿。
念君惜羽翮,既饱更思戢。
莫作翻云鹘,闻呼向禽急。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原注:程携酒馔相就取别。

鹤注谓乾元元年,在谏省作,据诗云“内愧突不黔”,则非为拾遗时矣,当是天宝十五年春作。《唐六典》:太子左右卫率府有录事参军。

鄙夫行衰谢①,抱病昏忘集②。常时往还人,记一不识十。程侯晚相遇③,与语才杰立④。薰然耳目开⑤,颇觉聪明入。

(首言衰病遇程,精神顿豁。《杜臆》:公非真昏忘,待寻常不经意人,则如是耳。)

①《东都赋》:“鄙夫寡识。”②《前汉·彭宣传》:数伏疾病昏乱遗忘。《南史·刘显传》:沈约曰:“老夫昏忘,聊记数事,不可至十。”③《家语》:孔子遇程子于途,倾盖而与之语终日。④才杰立,才气卓立也。沈佺期诗:“彼美称才杰。”《徐稚传》:“角立杰出。”⑤薰乃薰炙之意。《韩诗外传》:齐桓公得管仲、隰朋,曰:“吾得二子也,吾目加明,吾耳加聪。”

千载得鲍叔①,末契有所及②。意钟老柏青,义动修蛇蛰③。若人可数见,慰我垂白泣④。告别无淹暑⑤,百忧复相袭。

(此叙交谊相投。下二,惜别之意。意钟青柏,言交情长久。义动蛰蛇,言豪气激发,此正可方鲍叔处。)

①《史记》:管仲曰:“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鲍叔。”②陆机《叹逝赋》:“托未契于后生。”③《淮南子》:“封稀修蛇。”《易》:“龙蛇之蛰,以存身也。”④《前汉·杜钦传》:纪阳侯书,诚哀老姊垂白。注:自发下垂也。鲍照诗:“垂白对讲书。”⑤陆机诗序:“悼心告别。”

内愧突不黔①,庶羞以賙给②。素丝挈长鱼③,碧酒随玉粒④。途穷见交态⑤,世梗悲路涩⑥。东风吹春冰,泱湃后土湿⑦。

(叙周恤之情。下二,临别时景。)
①《扬子》:“墨突不黔。”②曹植诗:“乐饮过三爵,缓带倾庶羞。”③汉人《为焦仲卿妻》诗:“宛转素丝绳。”④社修可曰:《酒谱》:安期先生与神女会于圜丘,酣玄碧之酒。《战国策》:“粒米如玉。”沈约诗:玉粒晨炊,华烛夜炳。⑤《翟方进传》:“一贵一贱,乃见交态。”⑥潘尼诗,“世故尚未夷,崤函方路涩。”⑦谢朓诗:“晨光复泱漭。”

念君惜羽翻,既饱更思戢。莫作翻云鹘,闻呼向禽急①。

(未则送别丁宁,嘱其归而敛才也。【朱注】上云“与语才杰立”,录事必负才敢为者,然世难方殷,当思敛戢,故又以向禽之鹘戒之。此章前三段各八句,末段四句收。)

①【卢注】鹘闻人呼,则向禽而击。
-----------仇兆鳌 《杜诗详注》-----------

《送率府程录还乡》的诗词大意

农夫走衰败,抱病昏我集。
常常往来人,记得一个不认识十。
程侯晚相遇,和他交谈才能杰出立。
熏然而耳目开,觉得很聪明人。
千载得鲍叔,最后契有所及。
意钟老柏青,义动修蛇冬眠。
如果人可以多次出现,安慰我垂着泪。
告别没有拖延时间,百忧又来袭击。
内心有愧突不黔,庶羞于把周济。
丝提长鱼,碧酒顺玉粒。
路见交姿态,世梗悲伤路涩。
东风吹春冰,多么莽后土湿。
想到珍惜羽毛,吃饱之后再考虑收敛。
莫作翻说鹊,听到呼喊向禽急。
* 此部分翻译来自AI,仅供参考

《送率府程录还乡》的网友点评


杜甫名句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