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峒的诗词(48首)

崔峒(一作洞),生卒年、字号皆不详,唐代诗人。登进士第,大历中曾任拾遗、补阙等职。集贤学士。其余事迹不祥。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、卢纶、吉中孚、韩翃、钱起、司空曙、苗发、耿湋、夏侯审合称“大历十才子”。崔峒的诗现在仅存一卷,唐人高仲武《中兴间气集》选录了崔诗九首,并评价云:“崔拾遗,文彩炳然 ,意思方雅。”

  • 唐代:崔峒
    见君还此地,洒泪向江边。
    国士劳相问,家书无处传。
    荒城胡马迹,塞木戍人烟。
    一路堪愁思,孤舟何渺然。
  • 唐代:崔峒
    十年离乱后,此去若为情。
    春晚香山绿,人稀豫水清。
    野陂看独树,关路逐残莺。
    前殿朝明主,应怜白发生。
  • 唐代:崔峒
    佳句应无敌,贞心不有猜。
    惭为丈人行,怯见后生才。
    泛舸贪斜月,浮桡值早梅。
    绿杨新过雨,芳草待君来。
  • 唐代:崔峒
    秋暮之彭泽,篱花远近逢。
    君书前日至,别后此时重。
    寒夜江边月,晴天海上峰。
    还知南地客,招引住新丰。
  • 唐代:崔峒
    僧家竟何事,扫地与焚香。
    清磬度山翠,闲云来竹房。
    身心尘外远,岁月坐中长。
    向晚禅堂掩,无人空夕阳。
  • 唐代:崔峒
    山殿秋云里,香烟出翠微。
    客寻朝磬至,僧背夕阳归。
    下界千门见,前朝万事非。
    看心兼送目,葭菼暮依依。
  • 唐代:崔峒
    早晚悟无生,头陀不到城。
    云山知夏腊,猿鸟见修行。
    地僻无溪路,人寻逐水声。
    年年深谷里,谁识远公名。
  • 唐代:崔峒
    石林高几许,金刹在中峰。
    白日空山梵,清霜后夜钟。
    竹窗回翠壁,苔径入寒松。
    幸接无生法,疑心怯所从。
  • 唐代:崔峒
    仙客辞萝月,东来就一官。
    且归沧海住,犹向白云看。
    猿叫江天暮,虫声野浦寒。
    时游镜湖里,为我把鱼竿。
  • 唐代:崔峒
    国有非常宠,家承异姓勋。
    背恩惭皎日,不义若浮云。
    但使忠贞在,甘从玉石焚。
    窜身如有地,梦寐见明君。
  • 唐代:崔峒
    江海久垂纶,朝衣忽挂身。
    丹墀初谒帝,白发免羞人。
    才愧文章士,名当谏诤臣。
    空馀荐贤分,不敢负交亲。
  • 唐代:崔峒
    十年随马宿,几度受人恩。
    白发还乡井,微官有子孙。
    竹窗寒雨滴,苦砌夜虫喧。
    独愧东垣友,新诗慰旅魂。
  • 唐代:崔峒
    燕代官初罢,江湖路便分。
    九迁从命薄,四十幸人闻。
    迹愧趋丹禁,身曾系白云。
    何由返沧海,昨日谒明君。
  • 唐代:崔峒
    桂枝家共折,鸡树代相传。
    忝向鸾台下,仍看雁影连。
    夜闲方步月,漏尽欲朝天。
    知去丹墀近,明王许荐贤。
  • 唐代:崔峒
    惯作云林客,因成懒漫人。
    吏欺从政拙,妻笑理家贫。
    李郭应时望,王杨入幕频。
    从容丞相阁,知忆故园春。
  • 唐代:崔峒
    读书常苦节,待诏岂辞贫。
    暮雪犹驱马,晡餐又寄人。
    愁来占吉梦,老去惜良辰。
    延首平津阁,家山日已春。
  • 唐代:崔峒
    东楚复西秦,浮云类此身。
    关山劳策蹇,僮仆惯投人。
    孤客来千里,全家托四邻。
    生涯难自料,中夜问情亲。
  • 唐代:崔峒
    自得山公许,休耕海上田。
    惭看长史传,欲弃钓鱼船。
    穷巷殷忧日,芜城雨雪天。
    此时瞻相府,心事比旌悬。
  • 唐代:崔峒
    旧书稍稍出风尘,孤客逢秋感此身。
    秦地谬为门下客,淮阴徒笑市中人。
    也闻阮籍寻常醉,见说陈平不久贫。
    幸有故人茅屋在,更将心事问情亲。
  • 唐代:崔峒
    梅花岭里见新诗,感激情深过楚词。
    平子四愁今莫比,休文八咏自同时。
    萍乡露冕真堪惜,凤沼鸣珂已讶迟。
    才子风流定难见,湖南春草但相思。

崔峒诗词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