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论说文”的诗词

  • 唐代:杜牧
    太和八九年,训注极虓虎。
    潜身九地底,转上青天去。
    四海镜清澄,千官云片缕。
    公私各闲暇,追游日相伍。
    岂知祸乱根,枝叶潜滋莽。
    九年夏四月,天诫若言语。
    烈风驾地震,狞雷驱猛雨。
    夜于正殿阶,拔去千年树。
    吾君不省觉,二凶日威武。
    操持北斗柄,开闭天门路。
    森森明庭士,缩缩循墙鼠。
    平生负奇节,一旦如奴虏。
    指名为锢党,状迹谁告诉。
    喜无李杜诛,敢惮髡钳苦。
    时当秋夜月,日值曰庚午。
    喧喧皆传言,明晨相登注。
    予时与和鼎,官班各持斧。
    和鼎顾予言,我死知处所。
    当庭裂诏书,退立须鼎俎。
    君门晓日开,赭案横霞布。
    俨雅千官容,勃郁吾累怒。
    适属命鄜将,昨之传者误。
    明日诏书下,谪斥南荒去。
    夜登青泥坂,坠车伤左股。
    病妻尚在床,稚子初离乳。
    幽兰思楚泽,恨水啼湘渚。
    怳怳三闾魂,悠悠一千古。
    其冬二凶败,涣汗开汤罟。
    贤者须丧亡,谗人尚堆堵。
    予于后四年,谏官事明主。
    常欲雪幽冤,于时一裨补。
    拜章岂艰难,胆薄多忧惧。
    如何干斗气,竟作炎荒土。
    题此涕滋笔,以代投湘赋。
  • 唐代:崔涂
    家依楚塞穷秋别,身逐孤舟万里行。
    一曲巴歌半江月,便应消得二毛生。
  • 唐代:元结
    偶存名迹在人间,顺俗与时未安闲。
    来谒大官兼问政,扁舟却入九疑山。
    湘江二月春水平,满月和风宜夜行。
    唱桡欲过平阳戍,守吏相呼问姓名。
    千里枫林烟雨深,无朝无暮有猿吟。
    停桡静听曲中意,好是云山韶濩音。
    零陵郡北湘水东,浯溪形胜满湘中。
    溪口石颠堪自逸,谁能相伴作渔翁。
    下泷船似入深渊,上泷船似欲升天。
    泷南始到九疑郡,应绝高人乘兴船。
  • 唐代:韩愈
    六月二十六日,愈白。
    李生足下:生之书辞甚高,而其问何下而恭也。
    能如是,谁不欲告生以其道?道德之归也有日矣,况其外之文乎?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,焉足以知是且非邪?虽然,不可不为生言之。
    生所谓“立言”者,是也;生所为者与所期者,甚似而几矣。
    抑不知生之志: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?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?蕲胜于人而取于人,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!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,则无望其速成,无诱于势利,养其根而俟其实,加其膏而希其光。
    根之茂者其实遂,膏之沃者其光晔。
    仁义之人,其言蔼如也。
    抑又有难者。
    愈之所为,不自知其至犹未也;虽然,学之二十余年矣。
    始者,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,非圣人之志不敢存。
    处若忘,行若遗,俨乎其若思,茫乎其若迷。
   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,惟陈言之务去,戛戛乎其难哉!其观于人,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。
    如是者亦有年,犹不改。
    然后识古书之正伪,与虽正而不至焉者,昭昭然白黑分矣,而务去之,乃徐有得也。
   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,汩汩然来矣。
    其观于人也,笑之则以为喜,誉之则以为忧,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。
    如是者亦有年,然后浩乎其沛然矣。
    吾又惧其杂也,迎而距之,平心而察之,其皆醇也,然后肆焉。
    虽然,不可以不养也,行之乎仁义之途,游之乎诗书之源,无迷其途,无绝其源,终吾身而已矣。
    气,水也;言,浮物也。
    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。
    气之与言犹是也,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。
    虽如是,其敢自谓几于成乎?虽几于成,其用于人也奚取焉?虽然,待用于人者,其肖于器邪?用与舍属诸人。
    君子则不然。
    处心有道,行己有方,用则施诸人,舍则传诸其徒,垂诸文而为后世法。
    如是者,其亦足乐乎?其无足乐也?有志乎古者希矣,志乎古必遗乎今。
    吾诚乐而悲之。
    亟称其人,所以劝之,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。
    问于愈者多矣,念生之言不志乎利,聊相为言之。
    愈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