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百諸侯
- 拼音:bā bǎi zhū hóu
- 注音:ㄅㄚ ㄅㄞˇ ㄓㄨ ㄏㄡˊ
- 繁体:八百诸侯
基本意思
八百诸侯 周文王死后,子发继位,是为武王。周武王继位时,“殷之叛国”越来越多,商王朝内外交困,由周灭商而王天下的形势已经形成。当时,周的疆域西自甘肃灵台,东至河洛,并且占有长江、汉水、汝河流域广大地区,取得所谓“三分天下有其二”的优势。在这样的形势下,周武王兴建都邑,在丰水东岸新建镐京,积极做好灭商的准备。经过几年准备,武王九年(公元前1048年),大会诸侯于孟津(今洛阳北)。前来参加大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,据说有八百人之多。在大会上,周武王举行誓师仪式,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“盟津之誓”。这是一次“诸侯所由用命”的重要盟会,实际上是灭商的总动员。武王下令将士准备好船只,向黄河对岸进攻,落后者将以军法处置。顷刻间千舟竞发,浪花飞溅,周军迅速到达了对岸。但武王又急令返回,原来武王此战的目的是进行一次渡河战斗演练,同时要借机探明诸侯国的虚实。通过这次演练,武王认为一举灭商的时机还不够成熟,因而引兵暂退。从此,众多的诸侯都听从周的指挥,周也因此确定了盟主的地位。这就是“八百诸侯会盟津”。
词语解释
基本解释
指殷末八百诸侯国。网络解释
八百诸侯
周文王死后,子发继位,是为武王。周武王继位时,“殷之叛国”越来越多,商王朝内外交困,由周灭商而王天下的形势已经形成。当时,周的疆域西自甘肃灵台,东至河洛,并且占有长江、汉水、汝河流域广大地区,取得所谓“三分天下有其二”的优势。在这样的形势下,周武王兴建都邑,在丰水东岸新建镐京,积极做好灭商的准备。经过几年准备,武王九年(公元前1048年),大会诸侯于孟津(今洛阳北)。前来参加大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,据说有八百人之多。在大会上,周武王举行誓师仪式,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“盟津之誓”。这是一次“诸侯所由用命”的重要盟会,实际上是灭商的总动员。武王下令将士准备好船只,向黄河对岸进攻,落后者将以军法处置。顷刻间千舟竞发,浪花飞溅,周军迅速到达了对岸。但武王又急令返回,原来武王此战的目的是进行一次渡河战斗演练,同时要借机探明诸侯国的虚实。通过这次演练,武王认为一举灭商的时机还不够成熟,因而引兵暂退。从此,众多的诸侯都听从周的指挥,周也因此确定了盟主的地位。这就是“八百诸侯会盟津”。相关词语
- zhè me diǎnr (變)zhè me diǎr這麼點兒
- zhǎng niàn què lǜ長念却慮
- gōu yīng lòu yáng鉤膺鏤鍚
- kuài xià wú jī鄶下無譏
- sì chōng bā dá四衝八達
- pī jiān zhí ruì披堅執鋭
- dān sī jí lǜ殫思極慮
- zì dūn zì xùn自敦自遜
- lǎo niú shì dú老牛舐犢
- hán rén huái yì含仁懷義
- yín gōu tiě huà銀鈎鐵畫
- zé shàn ér xíng擇善而行
- gù kè yíng mén顧客盈門
- lín bié zèng yǔ臨別贈語
- tān zhuó yǒu zhuàng貪濁有狀
- liǎn sè píng qì斂色屏氣
- kuā zhāng qí cí誇張其辭
- bù jiàn tiān rì不見天日
- jìn tuì chū chǔ進退出處
- shī tí hóng yè詩題紅葉
- liù zhōu gē tóu六州歌頭
- shùn xī zhī jiān瞬息之間
- yān rán shān míng燕然山銘
- chóu chú bú jué躊蹰不決
- gòu rú bú wén詬如不聞
- diàn nǎo bǎi huò電腦百貨
- wú miàn bó tuō無麵餺飥
- qī wǎn lú tóng七碗盧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