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江仙·秦楼不见吹箫女

临江仙·秦楼不见吹箫女朗读
秦楼不见吹箫女,空馀上苑风光。
粉英含蕊自低昂,东风恼我,才发一衿香。
琼窗梦□留残月,当年得恨何长。
碧阑干外映垂杨,暂时想见,如梦懒思量。

李煜,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,961年-975年在位,字重光,初名从嘉,号钟隐、莲峰居士。汉族,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。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,于宋建隆二年(961年)继位,史称李后主。开宝八年,宋军破南唐都城,李煜降宋,被俘至汴京,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、违命侯。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《虞美人》而被宋太宗毒死。李煜虽不通政治,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。精书法,善绘画,通音律,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,尤以词的成就最高。千古杰作《虞美人》、《浪淘沙》、《乌夜啼》等词。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,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,被称为“千古词帝”。

【注释】:

注:此首及下一首“临江仙”词牌原作为“谢新恩”,因王国维认为系《临江仙》调,今暂从王说。
□:(原缺字)。

.秦楼: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建之楼,亦称凤凰台.吹箫女:即弄玉.古有弄玉吹箫乘凤而去的典故,故后人以此来表示人去楼空,睹物思人之情.
2.上苑:帝王园林.
3.粉英:别版误作"粉莫".粉英金蕊,指各种颜色的花.自:各自。低昂,高低起伏。
4.衿:衣领。一衿香:衣服上散发的香气。
5.笛:别作“梦”,“箇”。前面缺字不可考。
6.懒:别版误作"嫩","娥".思量:思念.

这是一首思旧词.看词意,可以看作是后主为昭惠后,即大周后所作的悼亡词.属前,中期作品.
上片写思人.起句用"吹箫乘凤"之典.秦楼依然在,而吹箫之人已逝.人去楼空,只有昔日的风景依旧.睹物思人,更有物是人非之感慨.万紫千红的花各自迎风自开放,随风起伏,这本是美好的春色.但却勾起了作者无限的伤感.连东风吹来花朵的香气,也令他感到懊恼.因为这令他想起了已故的人衣服上的香味.不禁怨东风,为何来得如此晚.东风迟吹,春花晚开,而人却已早早地逝去.更添伤感.

下片写追忆.梦醒后,作者对着琼窗,回忆起当初一起吹笛吟和的日子.可只是昨是今非.笛残梦断罢了.又怎令人不悔恨.倚着碧玉栏干望见杨柳依依,想起与爱人,只能在梦中暂时相见了.而回忆当初,好似做梦一样.人生如梦便如梦罢,相思苦极,已懒得再去想了.相思到了极致,已不愿再相思.反语更令人感到相思之苦,不堪回首.

从词中,秦楼,上苑,琼窗,碧玉阑干这些词语来看,这阕词写得应该是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.也就是说,是后主思念大周后的真实感情而非虚指.两个亮点:一是恼字.风吹花发,本来极正常不过,正是春色盎然.而作者却说"东风恼我".将东风拟人化.本来自己思念爱人而苦恼,却怨东风故意惹他气恼.因为苦闷不已,故此无理.无理得令人唏嘘.二是懒思量.前面一直在回忆往事,梦里相见,而结尾却说如梦懒思量.此懒并非不思量,正是思量到了极点!此处反说懒思量,可见日日思量之苦。

《临江仙·秦楼不见吹箫女》的诗词大意

秦楼不见吹箫女,
空馀皇家园林风光。
粉英含蕊从高低,
东风烦恼我,才能发个衣襟香气。
琼窗梦…留下残月,
当年得恨什么长。
碧栏杆外映垂杨,
暂时想象,如梦懒得思考。
* 此部分翻译来自AI,仅供参考

《临江仙·秦楼不见吹箫女》的网友点评


李煜名句推荐